江小白用轻度利口,抓住一代人的“胃”
昨天赶上二舅家乔迁新居办席招待亲戚朋友们,想起来也有快五六年没见过二舅了。自打来城里读了大学,一直到毕业很多年后都难有时间再回一趟老家。这次二舅搬到城里来住,也算是跟大伙儿团聚了。
以前,每逢学校放暑假,爸妈都会把我送到乡下二舅家里住上个一段时间,或许是想让我体验一下田园生活,或许纯粹是觉得我在家里闲得慌给他们添乱。但无论如何,二舅提着酒壶坐在门墩上,门前铺满包谷籽的夏日仍让我多年后难忘。
http://img.jjj8.cn/attachment/photo/Mon_1905/23373_b23f15574617152e273e8ad48bd19.png
印象中的二舅和酒是分不开的,因为舅和酒近音,我也常喊他“二酒”。对于他们老一辈人来说,白酒就是心头肉,不同于现在年轻人喝的“场景酒”,酒就像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席上白酒定是少不了,现在年轻人聚餐小饮小酌的首选大抵都是江小白,问起二舅来,他只摇头说没听过。这些年火起来的江小白几乎成了我的酒桌首选,不为别的,因为它较其他白酒更利口。
在我的再三怂恿下,二舅也试了江小白,他说口感清淡,比较顺口,和自己喝过的其他浓香酱香酒不太一样。喝罢,我又提起那些年放假在二舅那一亩三分地的趣事。不得不说有的时候“心灵的钥匙”这种土味比喻用在酒身上真的蛮恰当,酒后往往让人敞开心扉。一直到下席,我和二舅才心有不舍地约定下次再聊,只是这下次却不知道又是何时了。
http://img.jjj8.cn/attachment/photo/Mon_1905/23373_773615574617245e3882caaebe5fa.png
回到家,脑海里又想起二舅说的那句不太一样,这不太一样,想来也不光单单指酒吧。没有7、80年代的轰轰烈烈,有的只是如今的舒适和安逸,少了直接浓烈的喷香,多了含蓄淡雅的清香,恰好映射了两个时代。以前的人直来直往,五湖四海皆邻里,现在的人独来独往,住在隔壁却相隔万里。是心境左右了胃口,想来像二舅那样一辈子经历了风风雨的人,一口烈酒下肚便忆起当年回肠荡气。而我们这类职场摸爬滚打的年轻人,常常需要恰如其分的场景来慰藉我们无处安放的情绪。
从乡间到城市,乔迁的不过是二舅的新居,如若不是亲戚朋友近些年来都搬到城里来住,为了互相有个照应的话,二舅是甘愿一辈子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的吧。不过,城市的夕阳和乡村的夕阳不是同一个夕阳吗?我想大概不同的是日落黄昏时分乡间的人早已围坐在门前的谷堆旁,而城里的人大多还在屏幕面前发呆罢了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