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ulian30 发表于 2019-5-10 19:52:00

2019融资租赁行业的大数据解决之道



融资租赁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助推器,在经济新常态下机遇和挑战并存。融资租赁企业需要紧紧把握“服务实体经济本源”这一政策红利,充分发挥融资与融物属性,积极推动业务创新,突破同质化竞争格局,也要加强“金融科技”的技术研究,加大技术的投入和运用。

当前,我国融资租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之下,除了要充分发挥行业的跨界属性,延伸业务链。同时还要借助大数据等新兴技术,提升业务创新能力、风险防控能力。

融资租赁是一种集金融、贸易、服务为一体的跨领域、跨部门的交叉行业,兼具融资与融物的属性,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、推进国民经济产融结合的中坚力量。截至2017年年底,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合同余额已经超过6万亿元。市场空间巨大,发展前景广阔。

融资租赁业的历史机遇期

作为连接金融资本与实体产业的新型金融服务工具,融资租赁直接为实体经济的存量资产盘活、制造技术更新以及产能结构优化提供了支持,高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,契合中央会议精神,受到政府力挺,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。

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,助推融资租赁业国际化接轨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我国租赁业正加速和国际租赁业接轨,融资租赁公司走出国门开展跨境租赁业务迎来重要契机。实际上,依托于自贸区优惠的贸易、财政、税收和业务准入等政策,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在天津、上海、深圳等地自贸区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集聚规模。

融资租赁业的关键风险点

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相较于国外起步晚,发展过程也曲折,但总体发展速度比较快,特别是在2007年以后,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,迎来了全面发展的良好契机。目前,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融资租赁市场,仅次于美国。

在高速发展的同时,许多问题也开始显露。首先是行业标准缺失,融资租赁市场鱼龙混杂,金融监管趋严,融资成本攀升。其次,与成熟租赁市场相比,国内的融资租赁企业在风险控制、资产管理以及公司运营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,行业违约案件增多,专业运营人才紧缺。

通过分析其业务结构,基本可以概括,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一般会面临如下七大风险因素:

1、政策风险:国家相关政策是否支持
2、法律风险:公司业务是否合法
3、市场风险:利率、汇率波动
4、战略风险:业务领域是否符合公司现状
5、信用风险:供应商、承租人是否违约、是否存在欺诈
6、操作风险:是否符合操作规程
7、商务风险:交易是否真实(直租)、出租设备所有权是否得到保证(回租)、保险是否到位

事实上,除了政策、法律、市场等风险因素需要时间,需要国家上层以及市场的调控以外。其余关键风险点,则可利用科技,从企业自身来完善,提高防控能力。

融资租赁行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之道

金融科技时代,数据已成为资产,成为核心竞争力。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,已经开始影响融资租赁的业务模式、风控模式和租后管理模式。

互融云保理系统经理表示,融资租赁作为金融的一个分支,风控无疑是重中之重,而信用风险管理更是整个风控工作的核心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2019融资租赁行业的大数据解决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