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暑假,与游学营一起找寻你的“中国故事”
为何那些成功人士爱读史书?答案当然不只是“文化口红”,满足商业虚荣,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:21世纪的青少年人才培养,需要站在更高的格局视野下俯视现在所处的世界。 学习历史,我们希望让中国孩子知古鉴今,去了解五千年来的璀璨中国文化底蕴。青年学者施展认为,“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,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。” 除了知古鉴今,学历史还能激发爱国思维。“未来已来”是个不争的事实,也是青少年必须提前面对的议题。 想要更加自信、更加有底气地面对全球化竞争,就需要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。 当然,最重要的是在探索中国人文历史时,让孩子建立“大局观”思维。 WHAT IS HUMANITIES EDUCATION 什么是“人文教育”? 人文教育是构建“自我意识、性格特点,以及真知灼见”的源泉,是领导力的决定因素。 人文教育能让孩子获得超越的眼光,不只看到自己,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,更可以挑战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。而这种思维方式将影响孩子的一生。 ——哈佛首位女校长福斯特(Drew Faust) 好的人文教育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今天,新东方国际游学老师准备给你四个”锦囊“ 具体是哪些,我们一起来看看 独立思辨 历史来说话 “两把尺子” 写“中国故事” 1 培养孩子独立思辨能力 Independent critical thinking 人文学科之所以有魅力,在于过程比答案还重要。就像要和孩子讲空城计的故事,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勾心斗角的内心戏,远比最后司马懿仓皇逃跑来的有趣多了。 等到孩子大一些,一定会学到国学大师钱穆的大作《国史大纲》。里头开篇直接阐述,“再有知识的人,如果不了解本国的历史,最多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,而不能算作一个“有知识的中国人。” 事实上在国外,思辨教育早已行之有年。历史课被认为是语文课之外第二个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创意空间。 例如在美国,历史老师会先引导孩子“由大而小”,从大局观角度思考,再把每个相似的历史事件相互对比和整合。因为最终的答案并不重要,能从中深度思考、鼓励提问,进而从问题出发找寻答案更重要。 平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辨模式,引导孩子区分何谓“事实”或“观点”。 2 让历史文明“自己来说话” Let History “speakfor itself” 我们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中国的文明历史,第二个功用就是在未来这不确定性的时代,通过历史情景化互动,鼓励孩子能够客观看待过往的同时,学会去勇于创新,激发潜在想象力,进而创造一个“未知的世界”。 今日的孩子在中学或大学学到的大多数东西,等到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可能都会变得无足轻重。如果还想继续保住工作,就得不断改造自己,而且频率越来越快才行。 ——《人类简史》作者尤瓦尔·赫拉利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快速建立人文底蕴的场所,更是孩子终身学习的第一关。可事实上,让孩子走进真实的历史很简单,但让历史自己来说话,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 新东方在设计每一位孩子的国内研学项目,都会让知识融入在行走的课堂中,通过在实地人文探索过程中,让孩子们看到、听到、摸到、深刻感受到历史文明背后的故事。 从人的视角出发,理解历史为什么会发生、理解今天的我们何以生活在今天,让孩子们学会理解人文学科最核心的价值意义。 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分析事实,过程中怎样形成并用证据支持独立观点、怎样通过调查,从一个不完整的信息中寻找背后的事实,又或是怎样理解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不同场景...... 推荐孩子到博物馆可以运用的四个双向互动方法 所以我们以后带孩子到博物馆,别再走马观花,可以通过四个双向互动式学习,重新和孩子一起梳理过去的历史知识点。 例如为什么秦始皇能凭借一己之力,最终实现统一六国的美梦?我们能从兵马俑身上看到秦军有哪些厉害之处?兵马俑千人千面,是怎么做到的?兵马俑到底有没有颜色?…… 我们在对孩子的研学教育中,不仅要让历史“被看见”,更要和孩子一起对未来充满想象力。 3 实际运用“第二把尺子” Using “TWO RULERS” in history 历史有“两把尺子”,学校教育大多只会给孩子第一把,另一把更多机会出现在孩子国内研学的路上。 第一把叫“绝对的尺子”,就是用历史课本书上说什么,我们就怎么去被动认知,去看过去的人事物。 另一把尺子,叫“场景换位思考”,把孩子“丢”回过去,回到特定历史人物做某件关键事情的当下,衡量“如果我是他,能不能做的比他还好?” 想象你是秦始皇,你也会焚书坑儒吗? 你会听信谗言就把韩非处决吗? 你会选择“合纵连横”策略, 来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美梦吗? ...... 当孩子回答,“我喜欢秦始皇,因为他统一天下……”时,他本身就在进行“why-why”的思辨模式,通过这种“情境思维能力”能激发孩子对历史更多的想象空间。 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最基本的综合素养。当孩子通过趣味学习到场景化实践,不仅可以学习丰富的知识点,更能升华他们的人文素养,进而激发并延伸孩子们更多的兴趣潜能。 有“人”的地方才有故事,而不是仅仅带孩子去看冷冰冰的文物,孩子自然不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。只有走进真实的场景,孩子的思维才能得到跳跃性增长。 通过研学过程中的场景化浸入和换位思考,孩子不再囿于自我思维,而是犹如“海阔天空”般站在更高更大格局看世界。 4 书写你的“中国故事” Write your own Chinese story 这个暑期,和新东方国际游学老师一起坐上时光机,跟随 “历史脚步”探索五千年的中国,书写属于你的“中国故事”。 走进真实的历史场景,走访各大博物馆,用 “思辨”取代“背诵”,用“场景化学习”取代“走马观花”,相信孩子们研学路上“看得见的历史”,能引领他们探究人文历史中国,唤醒大格局大视野下的未来想象力。 “中国这么大,我想去探索”,走近一座城市,洞悉人文学科,讲好一段故事,建筑自己的“少年中国梦”。经过一系列体验式和游戏化探索,从Get通识知识,和小伙伴思维碰撞,进而重建对于世界的认知结构,收获自己的创新实践成长。 这个夏天,相信你会和新东方国际游学一起,成为一名“懂中国和爱中国”的青少年领袖。
页:
[1]